中国网11月15日讯(记者 冯竹)“大洋一号”船即将起航前往西南印度洋,执行历时220天的大洋第34航次科学考察任务,在备航检查期间,“大洋一号”船船长曹业政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
“大洋一号”船船长曹业政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摄影/中国网 冯竹)
“较之以往,本航次科考的不同之处为将在我国硫化物勘探区进行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环境基线调查、生物资源调查以及在印度洋海盆进行稀土资源侦查性调查等科学考察”曹业政告诉记者,本航次勘探面积大概一万平方公里。
“大洋一号”船今年7月20日在山东日照港系统进行384项修理任务,10月份离开青岛来到南海进行海试。通过试验,“大洋一号”船性能良好,包括动力定位系统等,重点试验调查作业支持系统、多波束、摄像系统、电法、中深孔钻机等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关键设备6类82台(套),加强人员操作培训。大洋第34航次科考的第一航段船上一共载有65人,其中船员30人,科学家35人。
由于前往的西南印度洋海域明年1、2月份正值夏天,台风频繁,“大洋一号”船将面临九级、十级风浪的考验,每当遭遇恶劣天气,曹业政日夜守望在驾驶室,凭着丰富的航行经验和娴熟的操船技巧,指导操舵船员小心驾驶、谨慎操作。曹业政告诉记者:“遇到台风可以躲得开,但是冷空气下来就躲不了,只能原地抗衡。目前,开展科学考察对于船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安全设备的使用培训也越来越重视。长时间海上航行和频繁使用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我们一般是原地修理设备,这就需要船员和科考队员一专多能,做一名多面手?!?/p>
“大洋一号”船上搭载的设备(摄影/中国网 冯竹)
作为船长,曹业政从一个海军战士,转业到国家海洋局,先后担任小船船长,大船三副、二副、大副、船长,直到2008年开始掌舵“大洋一号”,至今几乎每年出海一趟,数十年的航海经历,曹业政曾驾船跑了两次环球,对各大洋的??龇浅J煜ぁF窘杓崛筒话蔚男拍詈头岣坏暮胶>?,曹业政沉着应对海上的各类突发状况,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大洋一号”船上搭载的设备(摄影/中国网 冯竹)
对于常年从事大洋航行工作的曹业政来说,狂风巨浪是必须面对的挑战。在大洋科考中,西南印度洋经常展现出“喜怒无常”的一面,特别是在黑夜或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航行难度非常大。曹业政说:“大洋一号船是国家主力远洋科考船舶,船上载有很多高尖端的设备,参与科考的科学家也是行业内重要的科学家。我是法人代表,代表着国家形象,需要肩负起身上的责任,不能松懈一丝一毫?!?/p>
据悉本航次科考国内外参航单位共41家,参航人员290人次,预计明年6月22日返回青岛。